社團法人台灣職業人資發展策進會

高雄縣、市合併有望 產業與縣民利基何時浮現?

 

胡凱晴/採訪報導

 

 

 

 

縣市合併議題炒得沸沸揚揚,北中南三大都會區同步積極爭取,高雄縣、市首長與政要罕見的高分貝攜手合作,各方對於縣市合併的願景與政治操作多所著墨,包括統籌分配款、都市升級國際化、驅動產業轉型等等,看在市井小民與中小企業眼中,這個都市發展的藍圖似乎還很遙遠,究竟縣市合併之後有哪些短多可以立即浮現?哪些發展是短空長多?且聽聽來自基層業界與縣民的聲音…(以上為引言

 

 

 

「財源變多對都市發展是很好啦,但是政府的負債也會合併吧?實際用在公共建設的錢也不知道會不會增加?」「台灣的縣市區域和政治人物減少應該可以降低公帑支出,但是不知道對我有沒有甚麼實質利益好處可能要十年後才看得到吧?」「應該是對政黨和政治人物比較有影響,對我們這種小公司來說,應該沒甚麼差別吧!」這是一般市井小民和中小企業對縣市合併的印象。根據民調顯示,高雄縣有百分之七十八的縣民支持高雄縣市合併;高雄市也有超過六成五的市民贊成,顯示縣市合併是大高雄民意的最大公約數,但是縣市合併談了二十年,讓許多人的印象停留在政治操作與角力,對於都市發展利多似乎是很遙遠的願景。

 

高雄縣議會全體議員在四月二十四日一致通過「高雄縣市合併改制計畫書」,議長許福森當天便呼籲高雄市少數議員應以民眾最大利益為依歸,勿為一己之私發表似是而非的言論誤導民眾,像是高雄市傳出高雄縣會拖垮高雄市財政的疑慮,實為無稽之談,因為高市負債已達2086億元,高縣只有272億元。而且縣市合併後,還可增加130多億元統籌分配款財源,形成雙贏。

 

 

 

 

劉文城:高縣房價已倒退20年,緊鄰高市與捷運透天將具爆發力

 

 

縣市合併之後對市井小民最直接的改變,首推房地產和商圈的變化,高雄縣建築開發公會理事長劉文城表示:「過去高雄縣的房地產波動幅度不大,但在金融海嘯衝擊之下跌至谷底,現在的房價已重回20年前,縣市合併對區域發展和房價會加分很多。」他舉例當年高雄市因為腹地狹小,所以將爭取到的國立中山大學這項重大建設設在西子灣,山坡地歷年來因為過度開發而屢屢出現地層滑動的危險狀況,也因此和附近居民糾紛不斷!相反的,高雄縣好山好水腹地廣闊,又有多個鄉鎮緊鄰高雄市交通方便,有高雄市後花園之稱,卻受限於中央資源分配而爭取不到重大建設。若合併成功,高雄在國際上將升級為中級都市,工業區可遷至外圍鄉鎮,緊鄰高雄市的鄉鎮可以增建大型設施發展成新商圈,有利於南部發展觀光、改善投資環境與增加國際能見度。

 

隨著政府開放陸資來台政策,以及產業景氣漸漸回春,台北股市與房地產也跟著水漲船高,「在台北買一棟房子,在高雄可以買三棟,一樣的投資金額但是報酬率卻是倍數成長!」劉文城表示景氣雖然回春,但是高雄縣的房價還沒有反應上來,如果縣市合併成功加上開放陸資來台置產限制,未來上漲空間將極具爆發力,尤其是緊鄰高雄市、每年新建量占高縣七成的鳳山市、仁武鄉和鳥松鄉,還有即將興建捷運總站的大寮鄉、捷運站沿線的橋頭鄉等也相當具有增值潛力。至於投資產品類型,因為高雄縣的大樓上漲空間很有限,劉文城建議購買可塑性高的透天商品,不論是選擇住家或店面都要掌握以下原則,緊鄰交通方便的捷運站、交通要道,或是學校、公園、大型公共設施附近,未來的增值空間大較具投資效益。

 

 

 

 

黃清山:合併進度緩慢,政府欠人民一個道歉

 

 

高雄縣工業會理事長黃清山認為高雄縣市脣齒相依,雖然行政區屬兩個縣市,卻是實質的共同生活圈,合併是很自然的趨勢,很多人把高雄縣市合併與政治做聯想,這是不對的,他表示:「如果把縣市合併當成政治議題在算計,這就太對不起人民了。縣市合併不但應做,而且要快做,高雄縣市合併,藍綠陣營喊了二十年,大家都知道這對南台灣都會的競爭力有極大提振作用,但卻遲遲無法完成,其中,政治的因素居多,顯然歷年來的執政者都欠人民一個道歉。」

 

黃清山認為縣市合併成功對產業的影響相當大,立即會浮現的效應是:「高雄市的腹地狹小,許多企業把工廠設在高縣,營業處所設在高雄市,事權無法統一,洽公經常要兩地縣市政府奔波,如果縣市合併,對於工商企業界是一大利多,可以節省許多時間與經營成本,大幅提升產業競爭力。」十幾年前高雄港的貨櫃吞吐量排名全球前三名,但最近已滑落到第八名,滑落關鍵除了國際情勢的改變,高雄縣市缺乏重大投資建設也是主因。縣市合併之後,高雄地區將形成「科技聚落」,透過高雄港洲際海空雙港計畫,結合多功能經貿園區,擴大境外航運中心的功能,高雄縣的六大工業區,正可提供雙港腹地的延伸,生產與營運流程一貫、事權合一,將使產業鏈更加完整,讓高雄雙港在未來全球經濟及運輸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,大大提昇高雄的國際競爭力。

 

 

 


上一頁